十年来,“汇创青春”不仅成为高校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引擎,也见证了无数青年创作者的成长蜕变。现任学校影视科创学院摄影摄像技术专业主任、中期工作室负责人苏锴,便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一位。他的故事,正是“以赛促教、以创促学”理念在现实中的生动体现。
图1 苏楷在拍摄现场
七年前,苏锴作为在校学生初次参加“汇创青春”,凭借原创作品《顺手牵羊》《托梦》分别获得影视类一等奖与二等奖。这段参赛经历,不仅让他收获了来自专业评委的高度认可,更让他切身感受到实践平台对青年艺术人才的激励效应——课堂知识在创作中得以转化,个体探索因赛事而被社会看见,艺术表达也因此与现实语境建立了更紧密的联系。
图2 苏楷在指导学生开展航空摄影
如今,身份转变为高校教师,苏锴将个人成长路径转化为育人实践,在教学一线持续耕耘。他在摄影摄像技术专业课程中主动融入“汇创青春”选题方向,引导学生围绕真实命题展开创作思考;在影视中期工作室中,他带领学生团队完成从创意构思、技术实现到后期打磨的全流程训练,全面提升学生项目实践能力。近三年,他累计指导30件作品入围“汇创青春”市级评选,其中7件获得等级奖项,形成了以赛促学、以创代练的稳定机制闭环。
在丰富教学经验的同时,苏锴在创作实践领域也成果斐然。他参与拍摄的纪录短片《FOUND》荣获美国奥斯卡最佳纪录片金奖、英国电影学院奖评委会特别奖以及圣路易斯国际电影节奖项;担任摄影的《猛犸》获得欧洲摄影奖最佳摄影,《逃兵》获得中国影视学院奖一等奖并入围平遥国际电影节,《天涯路远》获得亚洲国际微电影节最佳实验片,而担任美术设计的《榴莲榴莲》更入围釜山国际电影节,并在中国国际新媒体短片节、西宁FIRST青年电影展中收获多个奖项与提名。
除原创作品外,苏锴也在商业摄影领域持续发力:他先后参与了抗美援朝电影《逆行战场》、纪录片《人生第二次》及其番外《巍巍的假期》、重点项目网剧《青春之我》《孤军12时》《双花镜》、大型IP剧集《庆余年之帝王业》以及古装历史电影《雄政楼》等拍摄工作,以稳定的技术能力和影像美学拓展了个人风格的广度与专业深度。
“如何用影像回应时代命题?如何让创意具备技术可行性?”在他看来,这不仅是创作者的基本问题,更是教师在教学改革中必须正面回应的核心命题。苏锴将参赛中积累的经验回馈课堂,在教学中持续检验创作成果的社会适配性与行业前瞻性,从而有效推动课程更新和人才能力结构的优化。2025年,他荣获“汇创青春”十年杰出人物荣誉称号,这既是对其个人成长的高度肯定,也是学校以赛事带动育人效能的有力注脚。
十年承办,薪火相传。作为“汇创青春”的坚定推动者与深度参与者,beat365亚洲体育在线将继续坚持以赛促教、以创育人,构建覆盖“创意激发—能力提升—教育反哺”的全过程实践体系。“汇创青春”不仅是青年才俊竞技比拼、思维碰撞的舞台,更是我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人才链与产业链精准对接的重要桥梁。未来,我们将继续以创作实践为支点,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与社会担当,引导更多青年在这个舞台上找到方向、点亮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