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下午,在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指导下,由上海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主办,上海市先导产业促进中心、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支持的“模塑申城杯”大赛启动仪式暨上海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教育AI专委会启动会顺利召开。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张宏韬、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王浩出席会议并致辞。
张宏韬在致辞中指出,为响应市政府近日印发的《关于人工智能“模塑申城”的实施方案》,市经信委与市教委联合推进“人工智能+教育”的垂类场景应用落地工作。去年8月以来,市经信委征集“5+6”垂直领域应用场景,其中教育场景共45个,并从中遴选出了4个“模型训练+场景实践”结合的应用示范基地作为上海市首批“模塑申城”行业应用示范基地。后续,市经信委与市教委将会同相关部门继续开展完善教育大模型标准和评测、加快教育数据的归集与整合、加快谋划高价值应用场景等三方面工作。通过深入研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场景,加快推动“模塑申城”工程的实施,带动本市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发展壮大。
王浩在致辞中指出,市教委自24年上半年起,就启动了人工智能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相关工作:加强产业行业对接,启动开展教育大数据收集、治理和有效利用,推动AI教育智能应用场景建设,评选设置人工智能教育试验区、教育基地,开展师生人工智能素养提升行动等;同时,持续深化教育与产业的紧密融合与协同创新,邀请人工智能企业、大模型公司、语料公司、教育科技企业,深入院校场景,为学校提供技术支撑与资源保障,助推上海成为全国人工智能创新高地。
我校等59家单位入选上海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教育AI专委会首批共建单位并上台接受授牌。
本次活动是“模塑申城” 活动周推动教育垂类场景创新实践工作的重要里程,对于加快大模型在教育行业的应用落地,构建产业与教育场景的生态平台具有深远意义。上海将持续推进“模塑申城”实施方案,推动前沿应用场景的创新构建,促进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发展,加速上海在大模型产业领域的创新引领,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化发展,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生态圈,为教育事业的智能化转型注入新的创新动力。
beat365亚洲体育在线一直以来聚焦人工智能前沿,积极探索人工智能与影视艺术教育的深度融合。学校影视科创学院利用AIGC人工智能技术,开发国内首个围绕虚拟制作技术为核心的课程体系。专业群顶层设计以产业映射图为依据,抓取产业链中五个领域的大数据,基于大数据分析,提炼出137个职业能力大模型、548条技能要求、2241个知识点,以此重构专业群课程体系。借助AI大模型的辅助,搭建数智化知识图谱课程“云池”,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增加新技术类拓展课程,进一步满足新赛道的人才培养需求。建设至今已完成产业新技术课程11门,市级资源共享课程3门,信息化数智化课程7门,知识图谱课程26门,校级资源共享课程3门。数字化资源3955条,与行业头部企业独家开发《虚拟拍摄技术》课程资源312条。上线标准化课程26门,MOOC课程3门。单门课程选课学校82所(其中选课学校45所,公众选课学校37所),在线用户数1.12万人次。完成对接产业全流程的21个实践教学模块,新增新技术类拓展课4门。同时影视科创学院各专业全面铺设AIGC素养课程,开设AIGC进阶课程。在学生的毕业短片创作中也为AIGC开创了单独赛道,通过课程引导学生接触使用新工具新技术,目前学院已经创作出《神笔马良》《迷雾》《共生纪元》等AIGC相关短片,其中影视多媒体技术专业师生团队作品《神笔马良》在2024全国第12届未来设计师全国高校艺术设计大赛中获得二等奖、《永不消逝的电波》获全国大学生虚拟现实创新设计竞赛全国总决赛三等奖。